导航:首页 - 导航自考:07自考心理学史串讲笔记三

导航自考:07自考心理学史串讲笔记三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www.szedu.net 更新日期:2008-3-24


 第六章 近代西方心理学(四) 
  18世纪的英国

  第一节 英国当时的社会与思想背景

  约翰.托兰德认为只有人脑这个具有特殊构造的物质才有思想

  第二节 贝克莱

  贝克莱是近代西方主观唯心主义的鼻祖,是英国唯心主义经验论心理学思想的主要代表。

  一.存在就是被感知

  贝克莱地名言是:存在就是被感知。他认为,世界上根本没有不被感知之物,而感知是人的精神活动,是人的主观的方面

  “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的区别。他说不仅“第二性的质”如色、声、味等是主观的,就是“第一性的质”如体积、广延、形状、运动、静止等也是主观的。。

  二.空间知觉的经验论

  1贝克莱在他的《视觉新论》中提出空间知觉的问题。运用联想的原理来说明的。

  2.贝克莱指出,眼球转动的感觉与距离的大小之间本来并没有任何必然的联系,可是,由于心灵根据经验发现。在这两类观念之间就逐渐形成一种习惯的联系。

  3. 贝克莱用联想主义方法,用经验论来处理空间知觉。

  4.总起来说,贝克莱用联想主义的分析方法分析空间知觉,没有太大的错误,而且是对以往古人见解的很好整理和总结。

  第三节 休谟

  一.不可知论

  休谟是十八世纪英国近代不可知论的主要代表,继承了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他认为外在世界是否存在是不可知的,他把世界的一切归结为主观现象或经验,否认心理活动的客观来源和生理基础。他对联想的形成的看法是把客观物质的联系颠倒为感知观念之间的联系,它们只是存在于主观经验之中。

  二.联想主义

  1.联想主义的心理学是指休谟用联想主义的分析方法处理心理现象,他比较露骨地表现出唯心主义的特点。

  2.休谟认为联想的条件包括:①相似;②时地接近;③因果关系。

  第四节 哈特利

  . 哈特利是系统的联想主义心理学的缔造者。他基本上是唯物主义者,强调心理对生理的依存性,被称为生理心理学的创始人。

  一.振动说

  1哈特利认为振动是神经的一种活动,前人都把神经管看成是空心的,认为活动精气在其中传导。

  2.哈特利认为,神经不是空管而是实体组织,神经能传导是因为它能振动。振动是上下波动。当外物作用于感官,引起神经的振动,这种振动传到脑,人就产生感觉。

  3.微振是指神经的振动是由外物引起的,引起之后在脑中要保持一段时间,这时的振动就叫微振。微振与振动基本一样,只不过微振在振动的份量上更加微弱,

  二.系统的联想主义

  1.哈特利受洛克影响,他对联想心理学加以系统化,他认为联想其实就是一种,联想的条件就是一个:时间的接近。他用振动说解释了联想的生理机制,并对联想提出了三条所谓联想的次级律。

  三.简述哈特利的三条次级联想律

  (1)复杂观念的性质不是简单观念性质的算术总和;

  (2)原来有意识的活动,由于多次重复,最后可能变成无意识的活动,他称之为“次起的自动化活动”。

  (3)有些观念的强度和生动性会由于联想传染到与它相联的其他观念。

  第五节 苏格兰学派

  一.兴起的背景

  苏格兰大学的教授为维护宗教信条就出来反对他的学说,这些人就是所谓的苏格兰学派,又因为他们自称根据常识立论,又叫常识学派 。

  苏格兰学派又叫常识学派,它强调许多问题得认识可以凭常识。他们反对联想心理学,认为联想心理学已经排斥掉了心得作用。

  二.代表人物:里德与斯徒亚特

  里德是苏格兰学派中比较重要的人物。著有《据常识原理对人心的研究》、《论人的理智才能》和《论人的活动才能》。他主张常识是上帝赋予一切人的本性,比一切哲学都更可靠。

  斯徒亚特是苏格兰派另一名主要成员,他主要是宣传里德的学说。

  三.心的主动论

  苏格兰学派反对联想主义,强调心有主动性,相信材能心理学。

  第七章 近代西方心理学(五)

  十八世纪的法国

  第一节 法国当时的哲学和社会思想代表

  一.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在1748年出版《论法的精神》,他认为社会生活服从自然规律,而不是服从什么天命。孟德斯鸠是近代“地理学派”的首倡者。他认为一个国家的政体和法律受本国土壤和气候决定。

  二.拉美特利(人是机器)

  拉美特利的著作《人是机器》,就是宣传这种机械唯物主义的。他认为人就是机器,根本不需要什么灵魂。他用脑的机械作用说明人的思想和意识。

  三.狄德罗:提出意识是人脑的属性,人脑是思维的器官。

  四.爱尔维修(教育万能论)

  1.爱尔维修认为心理活动来源于外部客观世界,感觉能力是高级组织的物质的反映,他的心理学思想强调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性格形成的决定作用。他是教育万能论者,他认为人是教育的产物。

  2.爱尔维修强调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性格形成的决定作用。他反对先天素质决定论,认为人生下来时根本没有任何倾向。人们知识和性格各不相同由于人出生后的环境不同,所受教育不同。人是教育的产物。

  五.卢梭(民约论.主情说.儿童教育论)

  卢梭著有《社会契约论》一书直接影响后来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这部书对中国资产阶级辛亥革命也起过间接的促进作用。

  卢梭主张进行自然教育,主张培养孩子走向自然。他在《爱弥儿》中假想一个男孩的教育成长过程,在此书中有许多儿童心理学思想。

  他主张人应该回到接近自然的状态,应该给儿童以自然的教育,避免受文化的影响。他认为文化使人虚伪不自然。

  第二节 孔狄亚克

  孔狄亚克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他把各种心理过程都归结为变相的感觉。他反对笛卡儿的“天赋观念”,也反对洛克的“反省说”。

  一.感觉主义心理学

  1.孔狄亚克认为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他认为一切知识和一切能力都来自感官,更确切一点说,都来自感觉。

  2简述.感觉主义的认识论和感觉主义的心理学的区别。

  ①感觉主义的认识论认为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感觉主义的心理学认为一切心理过程都只是感觉的变相。

  ②感觉主义是一种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他们相信人的认识都来源于感觉经验。感觉主义者贯彻了唯物主义,但在对待心理现象时,把心理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复杂现象一概理解为感觉的变相,实质上和感觉没有差别。

  二.感觉论及其影响

  他主张感觉主义心理学,认为一切心理作用都是由感觉转变而出,放弃了洛克所谓反省作为知识的另一来源这一理论,他认为反省只是从感觉引导出观念的途径。

  第三节 两个早期的生理心理学者博内和卡巴尼斯

  一.博内(身心平行论.感官分工说)

  1.他用神经的运动来说明心理过程,他不认为感觉是神经的直接结果,而认为是那个运动不可分的后事。他的神经特殊纤维说又叫感官的分工说。

  2.感官分工说:就是主张不同的感官适应不同的物质刺激,而每一感官又有不同的分工。

  二.卡巴尼斯(神经阶层说.内部感觉)

  1.卡巴尼斯提出神经阶层说,认为神经分为高层和低层,神经系统的高层是脑,低层是脊髓。高层具有意识,包括感觉.思想和意志;低层没有意识,而只有一种反射活动或动作。高层和低层之间还有一层,即中层,也就是说,意识和无意识之间有半意识。

  2. 内部感觉:卡巴尼斯提出内部感觉,内部感觉不是指洛克所说的反省的内感官,是在人的全部意识之中代表内脏.肌肉和膜等的状态的感觉,即后来说的机体觉和本受感觉。

  第八章 近代西方心理学(六)

  18世纪的德国

  第一节 德国当时的社会与思想背景

  德国思想家提出的理论含有一些辩证法的因素。

  第二节 伏尔夫

  伏尔夫:

  1.伏尔夫在当时的德国思想是很有影响,他是莱布尼茨的唯心主义的继承人,也是康德以前的哲学和心理学的权威。他重视理性,而且是第一个用心理学这个名词写书的人。

  2.伏尔夫很推崇孔子,孔子看重人的实际生活和行为规范,而不看重鬼神。他认为孔子提倡的道德是没有启示的宗教,可以通过实践慢慢建立道德体系,

  3.他的著作《经验的心理学》和《理论的心理学》在这本书中特别强调了身心关系问题。

  一.身心平行论

  二.维理论

  伏尔夫在认识论上是唯理者,所以他反对洛克的经验论,不认为人心最初像是一块白板,而相信人有固有观念。

  三.材能说

  伏尔夫系统化了材能心理学,材能心理学也叫官能心理学。伏尔夫是材能心理学的创始者。

  伏尔夫把人的材能分为认识材能和动求材能两大类。

  第一节 提顿斯

  提顿斯对于心理学的见解见于1777年《对于人性及其发展的哲学研究》

  提顿斯是二元论者,他相信有物质,也有灵魂。但他认为物质与灵魂的真正性质是不可知的,我们只可以认识它们的现象。

  一.内省法-论述内省法(或提顿斯对心理学的贡献或对内省法的贡献认训)

  (1)内省的含义及系统化:提顿斯认为心理学应该用内省的方法。他所说的内省法是指人对于自己的主观经验及其变化的观察,要在不同的情境中观察经验的变化,也要在同一情境中重复观察心理经验。这种观察要进行比较,加以分析,并抽出共同因素。内省要注意观察在不同情况下进行,最好要进行重复。

  (2)内省是可能的:有人认为内省不可能,因为主观心理现象不象客观现象那样可以允许人在一旁观察而不妨碍它进行,人要观察自己的主观想象的变化,一定会妨碍这个过程,使它不能正常进行,因此也就观察不到它的真相。针对这个问题,提顿斯提出“最初的回忆”,提顿斯认为内省不是指在心理现象发生的此时此刻进行观察,而是指对心理现象所遗留的“最初记忆”的观察,所以这样的内省过程不会妨碍心理现象的进行。

  二.心理三分法

  提顿斯把心理过程分为理解.感情和意志三个部分。

  第四节 康德

  康德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他企图调和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想要调和科学和宗教,但他的哲学基本是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一.不可知论

  康德认为统一的客观世界分为“现象”和“自在之物”,两者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此岸世界不能到达彼岸世界。人们只能认识“现象”,而不能认识“自在之物”。

  二.时空知觉先验论

  康德的空间超验论引起空间知觉的天生说。人不能设想无空间之物,也不能设想无物之空间,所以空间是心所固有的。

  三.简述康德对心理学的影响

  康德对心理学本身的贡献很少,但他的思想、言论对心理学的发展很有影响。

  1.康德认为研究人的意识很困难。在对我们自己的经验进行观察时,经验已经起了变化。这样我们就不是观察我们的意识,而是将新的内容引进了意识,所观察的对象因被观察而改变。因此,经验的心理学应该根据对别人的观察而不是对自己的观察。

  2.康德还认为心理学不能用数学。因为科学必须用数学处理材料,而心理现象只有一个时间变量,不可能用数学处理材料。

  3.他对心理学的这种评价使一些研究心理学的人看不到自己所从事的学科的前途,丧失了信心,同时也使另一些研究心理学的人为了使用数学方法而使用数学方法,而不是根据自己所从事的心理学科的特点和发展水平来考虑。

  使心理三分法流行的人是康德。康德提出心理三分的理由是:认识.感情和意志三者之中任何一种都不是由其他任何一种派生的。

  第九章 近代西方心理学(七)

  19世纪初期的苏格兰学派及联想主义

  第二节 骨相学与苏格兰学派

  一.骨相学

  1. 骨相学不是一门正统的学问。由德国医生哥尔创立。哥尔先在维也纳宣传他的学说,后来到巴黎宣传。

  2.骨相学的主要论点有三个:

  ①一个人头骨的形状与脑的形状相应。头骨凸则脑凸,即脑也特别发达;头骨凹则脑凹,即那个部位的脑跟头骨一样也不发达。总之,可以从头骨的外形来判断脑子的情况。

  ②心可以分解为若干材能。心理才能分为音乐、语言、比较、空间、良心、母爱、谨慎、仁慈以及对大小和时间的知觉等。心理材能分为37种。

  ③每个材能在脑子上和特定的部位有关,即每个材能与脑的特定部位相应。

  3.简述骨相学的影响。

  骨相学本身不能说是正确的,但它却具有广泛的影响。骨相学具有广泛影响的两个原因:一个是学理上尚不清楚脑与心理的具体对应关系,一个是在社会生活中的需要解决对人的能力的评价问题。因为骨相学可以满足社会的这种需要,所以即便是学术水平不高,也得到了传播。

  第三节 法国的反联想主义的倾向

  比兰、拉娄米杰、德特雷西三人都从不同的方面强调了心的主动性和统一性。

  拉娄米杰名言:“我愿,故我在”,认为人的意志是重要。

  第四节 布朗

  布朗著有《关于人心的哲学讲演》

  一.两种引式

  1.布朗用引示代替联想的概念。他认为,“引示”就是由此及彼.互相引起,这是心的主动作用,不是观念间有什么粘合力。

  2.布朗认为人有两种经验:

  ①简单引示,即一般人所谓的联想。

  ②关系引示,相当于马勒伯朗士的自然判断,即知觉或设想两个对象时,立即能觉察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布朗认为这种关系感虽然是直接觉察到的,没有任何中介的心理过程,但它并不是感觉,而是完全新的经验。在布朗看来,判断、推理、抽象都是关系引示。

  3 心理自发化学:由“引示”而引起的复杂心理状态,不只是集合而是溶合。就是说,它具有与构成它的成分地性质不同的一种性质。他把这种作用称为“心理自发化学”

  二.论述九条联想次级律

  1.持久:同时或相继留心一个对象的时间越长,注意越久,就越容易在将来重新想起它。我们观察客体历时越久,以后记得它们的概率就越大。

  2.生动:观念越生动就越容易联想起来。

  3.频率:重复次数越多的观念,越容易被引起。

  4..新近:越新近的经验就越容易回忆起来,例如刚学过的东西容易记起。

  5.迭代:迭代项目多时容易冲淡,而迭代项目少,则很容易想起来。

  6.体质差异:有的人视觉好,有的人听觉好,有个体差异。

  7.情绪状态:情绪会影响人的联想过程。如生气时容易想起令人生气的事情。

  8.生理状态:身体不好时容易想起悲观的事情,而身体好时则容易想起愉快的事情莱。

  9.思维习惯:俗话说,三句话不离本行。人们容易联想起职业训练上的东西。各人职业背景不同,引起联想的内容也就常常不同。

  其中2.3.4条最为重要

  第五节 詹姆士•密尔

  詹姆士•密尔是苏格兰人,但是他的心理学没有苏格兰学派的特点,却继承了英吉利联想主义的传统,并且把联想主义推向到极端,成为一个彻底的联想主义者。

  一.彻底的联想主义

  1. 詹姆士•密尔忽视心的主动作用,认为联想是观念与观念的机械聚合

  2.詹姆士•密尔认为,联想都可以归于一个原因:接近。

  3.他认为联想有两种:一种是同时性联想;一种是相继性联想。

  二.心理机械学

  詹姆士•密尔认为,联想只是观念与观念机械的结合。无论多么复杂的观念,都是由几个简单观念生成分层观念,再由几种多层观念机械地拼凑起来的。他把联想的机械学观点推到了极端,因此有人说他持有心理的机械学观点。

  第十章 近代西方心理学(八)

  19世纪初期的德国心理学

  第一节 影响心理学的几种思想

  一.谢林“自然哲学”的影响

  自然界的产生和发展是无意识盲目活动的结果。自然界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更高阶段的发展则意味着以无意识的东西向有意识的东西的逐步转化。谢林把自然界的发展道路描绘成宇宙精神的辩证的自我发展。自然界发展的思想被神秘化了。

  二.英国联想主义的影响

  1.联想主义心理学是由英国学者于十七世纪中叶所创立。联想主义心理学与其他心理学派比较,是历史上最为悠久的心理学派别。

  2.英国联想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重视人的经验,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来源于后天的经验。如洛克认为,人的知识和观念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外部经验或感觉。

  三.弗里斯的影响

  1.弗里斯同意康德的灵魂不可知的说法,强调心理在一切发展阶段都是统一的.主动的。

  第二节 赫尔巴特

  1.赫尔巴特是最早强调教育依据心理学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伦理学研究的问题,心理学的任务则在于研究如何实现这个目的的心理机制。

  2.赫尔巴特的著作《心理学教科书》,他是最早宣称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的人,最先将心理学与哲学.生理学分开。

  一.简述赫尔巴特的实子论

  赫尔巴特崇奉的形而上学,也叫实子论。他认为,世界由许多实子构成。每个实子都是单一的.不变的.不可消灭的。实子相互干扰就产生保存自己状态与地位的运动。一般物体都是由实子构成的,所以会发生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只是实子来去的运动。人的身体是实子的集团。人的灵魂是单一的无时间无空间的实子。灵魂与其他实子相互作用产生自保活动,这种活动就是观念。

  二.溶合与纠葛

  赫尔巴特认为,观念有两种结合的方式:属于同一感官的观念与观念之间的结合为溶合,如蓝与红合成青莲色;属于不同感官的观念,如一个声音和一个颜色,可以同时感觉到而杂凑在一起,为纠葛。

  三.观念的相合与相排

  观念具有相合相排的力量。时时刻刻占据意识中心的观念只允许与它自己可以调和的观念出现于意识之中,而将与其不调和的观念抑制下去,排斥出去。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导航自考:07自考心理学史串讲笔记三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0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