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自考大纲:中国文学批评史(2002年9月版)2

自考大纲:中国文学批评史(2002年9月版)2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7-12-26
第六章 宋代文学批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宋代文学批评概况。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作为中国古代文化高度成熟且向近代文化转型时期的宋代文论的特点、基本派别和斗争情况。重点掌握欧阳修、 王安石、苏轼等人的古文理论,程朱理学的文学观,黄庭坚、张戒、陆游、姜夔、严羽等人的诗论。能够用现代白话文和现代意识翻译阐释上述文论家的重要理论观点,识记其主要概念术语和理论命题。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欧阳修与诗文革新运动(次重点):
  理解:欧阳修的“道胜文至”说和“诗穷而后工”说。 欧阳修开辟的“诗话”体裁的特点。
  (二)王安石的文论主张(一般):
  识记:王安石文论的政治家特色。
  (三)苏轼的文学主张(重点):
  理解:苏轼诗文理论的要点与特点。
  应用:翻译简评苏轼对其文章特点的自述。
  (四)黄庭坚与江西诗派(次重点):
  识记:“点铁成金,夺胎换骨”。
  理解:江西诗派诗歌主张述评。
  (五) 宋代理学家的文学观(一般):
  识记:周敦颐的“文以载道”说。 程颐的“作文害道”说、“学者三弊”说。
  理解:朱熹的“文道一贯”说。
  (六) 宋代诗话:
  识记:姜夔的“诗有四种高妙”说(一般)。 严羽对李杜风格的评论(次重点)。 《沧浪诗话》论诗方式的特点“以禅喻诗”(一般)。
  理解:张戒《岁寒堂诗话》的基本论诗主张(一般)。 陆游的“诗外工夫”论(次重点)。
  应用:翻译并简评严羽的“兴趣”说(重点)。
  (七)李清照的词论(次重点):
  理解:李清照的“词别是一家”说。
  第七章 金元文学批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金元两代文学批评概况。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沿袭宋代遗风的金元诗文批评和开启后世戏曲小说批评的金元肇始之作。重点掌握王若虚、元好问等人的诗论,罗烨《醉翁谈录》的话本小说理论。能够翻译简评论上述文论家的重要理论观点,识记其主要概念术语和理论命题。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王若虚的《文辨》和《滹南诗话》(一般):
  理解:王若虚的基本诗文主张。
  (二) 元好问的《论诗绝句三十首》(次重点):
  应用:翻译简评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对诗歌创作的基本观点。
  (三)小说批评的萌芽(重点):
  应用:翻译简评罗烨《醉翁谈录》对话本小说艺术特点的论述。
  第八章 明代文学批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明代文学批评概况。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与小说戏曲高度繁荣、封建正统诗文走向没落的明代文学现实相适应的明代文学批评的特点。重点掌握前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的诗文理论,明代戏曲理论批评概况,吴江、临川两派斗争及王骥德的《曲律》,李贽、叶昼的小说评点和冯梦龙的通俗小说理论。能够翻译简评上述文论家的重要理论观点,识记其主要概念术语和理论命题。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明代的正统诗文批评(次重点):
  1.前后七子的文学主张:
  理解:“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说。
  2.王世贞的《艺苑卮言》:
  理解:王世贞的“格调”说。
  3.唐宋派:
  识记:唐顺之的“本色”论。 唐宋派与七子派的基本分歧。
  理解:唐宋派取法的对象与方式。
  4.公安派:
  识记:公安派对文学发展的基本看法。
  理解:公安派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主张。
  (二)明代的戏曲批评:
  1. 朱权的《太和正音谱》(一般):
  识记:《太和正音谱》的主要内容、基本理论观点。
  2. 李开先、何良俊、王世贞、徐渭的戏曲主张(一般):
  识记:李开先的“不平之鸣”与“衣食足而歌咏作”论。 王世贞的“动人”论。
  理解:何良俊的“本色语”论。 徐渭《南词叙录》的写作动机与基本理论主张。
  3.李贽的戏曲评点(次重点):
  识记:李贽的“化工”论。
  4. 吴江派与临川派的论争(次重点):
  识记:两派斗争的焦点问题。
  5. 汤显祖的戏曲理论(次重点):
  理解:汤显祖戏曲理论的主要内容。
  6. 王骥德《曲律》(次重点):
  理解:王骥德《曲律》的基本戏曲理论主张。
  应用:评述王骥德的“全体力量”论。
  (三)明代的小说批评:
  1.历史小说理论(次重点):
  识记:。林翰的“正史之补”说和张尚德的“羽翼信史”说。
  理解:。蒋大器《三国志通俗演义序》对历史小说特点、作用的论述。
  2.神怪小说理论(一般):
  理解:谢肇淛的《西游记》评论。
  应用:翻译简评吴承恩《禹鼎志序》对志怪小说创作目的的论述。
  3.李贽、叶昼的小说理论(重点):
  理解:李贽的 “童心”说。 叶昼评点《水浒传》的特点与理论贡献。
  应用:李贽的《水浒传》评点述评。
  4.冯梦龙的通俗小说理论(次重点):
  应用:冯梦龙的《古今小说序》、《警世通言序》和《醒世恒言序》理论主张述评。
  第九章 清代前中期文学批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朝代——清代前中期的文学批评概况。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封建文化没落、社会新兴力量滋长造成的清代文学批评丰富多彩的特点。重点掌握桐城派古文理论与清初王士祯、叶燮、沈德潜、翁方纲、袁枚等人的诗论,李渔的戏曲理论,金人瑞、曹雪芹等人的小说理论。能够概述和简要评论上述文论家的基本理论观点,识记其主要概念术语和理论命题。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桐城派的古文理论(重点):
  识记:方苞的“义法论”。 姚鼐的“义理、考据、文章”三结合论和文之“精粗”说。
  理解:刘大櫆的“以音节求神气”说。
  应用:翻译简评概括姚鼐的“阳刚”、“阴柔”论。
  (二)王士祯的“神韵”说(次重点):
  理解:王士祯“神韵”说的基本内涵。
  (三) 叶燮的《原诗》(重点):
  识记:叶燮的“源”、“流”、“正”、“变”和“沿”、“革”、“因”、“创”说。 《原诗》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及全书概况。
  理解:叶燮的“理”、“事”、“情”与“才”、“胆”、“识”、“力”说。
  应用:结合叶燮所举作品实例,谈其所谓“理”、“事”、“情”的特点。
  (四) 沈德潜、翁方纲、袁枚的诗论(一般):
  识记:沈德潜“格调”说、翁方纲“肌理”说与袁枚“性灵”说。
  (五)李渔的戏曲理论(重点):
  识记:李渔对戏曲结构的基本要求。
  理解:李渔所谓“立主脑”的含义。 简评李渔的“虚实”观。
  应用:李渔戏曲理论主要观点述评。
  (六)金人瑞的《水浒》评点(重点):
  识记:金人瑞的“澄怀格物”论与“因文生事”、“因缘生法”论。
  理解:金人瑞评《水浒》的矛盾性。 金批《水浒》表现出的进步观点。
  应用:分析评论金人瑞对《水浒》艺术成就的评点为中国小说美学作出的贡献。
  (七)曹雪芹的小说理论(次重点):
  识记: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中表达的小说理论主张。
 第十章 近代文学批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介绍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后旧民主革命时期的文学批评史。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对传统文化总结批判以及新思潮叠起给这一时期文学批评带来的新鲜境界。重点掌握黄遵宪、梁启超与“诗界革命”理论,刘熙载《艺概》和王国维《人间词话》的词论,梁启超的“小说界革命”理论和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能够概述和简要评论上述文论家的基本理论观点,识记其主要概念术语和理论命题。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黄遵宪、梁启超与“诗界革命”(一般):
  识记:黄遵宪“诗界革命”理论对“口语化”的提倡。
  理解:黄遵宪《人境庐诗草自序》阐述的诗歌创作原则。 梁启超《饮冰室诗话》对诗歌革新的论述。
  (二) 刘熙载《艺概》的词论(次重点):
  理解:刘熙载对诗词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要求。
  应用:简评刘熙载的词体“正”、“变”说。
  (三)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重点):
  识记:王国维的“境界说”。
  理解:王国维所谓“造境”与“写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应用:结合作品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别。 评王国维的“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说。
  (四)梁启超与“小说界革命”(重点):
  识记:“小说界革命”口号提出的背景。
  理解:《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对小说艺术特征的分析。 “熏、浸、刺、提”说。
  (五)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次重点)∶
  识记:王国维评论《红楼梦》的哲学与美学出发点。 王国维论《红楼梦》之根本精神。
  理解:王国维在《余论》中对文艺与学术区别的看法。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目标的能力层次表述:
  本课程的能力考核目标共分为四个能力层次:“识记”、“理解”、“应用”。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名词术语的含义,了解对象的大致情况,是低层次的要求。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对象的确切含义,了解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并用现代语言加以阐释和说明,是较高层次的要求。
  应用:能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联系文学实际、运用现代意识对其理论价值和缺陷不足予以分析和评价,是既要求理论掌握、又要求具备分析论证能力的高层次要求;能综合运用语言学、文艺学、美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对对象作出全面的分析评价,宏观把握对象在历史发展的语境中的地位和价值,是最高层次的要求。
  二、教材
  1.指定教材:复旦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中、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上中册1981年版,下册1985年版。
  2.参考教材:郭绍虞、王文生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
  1. 自学时必须要认真阅读教材,开始阅读每一章之前,应先认真学习大纲中有关该章的考核知识点、自学要求以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和考核要求。以便在阅读教材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2. 读教材时,应注意将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应在泛读即通读的基础上,在掌握较全面的知识背景条件下,对考核知识点进行重点地逐段细读,逐句推敲,以求做到对基本概念深刻理解,对历史脉络彻底弄清,对基本理论牢固掌握。切忌在没有全面学习教材的情况下孤立地抓考核知识点,以免生吞活剥,不能真正地理解和灵活地运用。
  3. 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思考问题,也要做好阅读笔记,把教材中的基本概念术语、基本理论命题、重点文论家和著作的大致情况加以整理,归纳出要点。从中加深对问题的认知、理解和记忆。以利于突出重点,并涵盖全部课程内容,同时锻炼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4. 在自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理论知识,也应重视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如运用古代汉语知识阅读古文的能力,联系文学史知识分析论证文学批评史问题等等。要通过完成练习思考题、撰写小论文,锻炼自己分析论证及书面表达的能力。
  四、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以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删改。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辅导过程中应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考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锻炼提高分析论证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7. 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都会有不同难度的试题。
  8. 助学学时:本课程共4学分,助学建议不少于72学时,分配如下:

章次
课程内容
助学学时
绪论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概说 
2
1  先秦文学批评 
9
2  汉代文学批评 
7 
3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 
7
4  《文心雕龙》 
10
5  唐代文学批评 
10
6  宋代文学批评 
7
7  金元文学批评 
3
8  明代文学批评 
7
9  清代前中期文学批评 
5
10  近代文学批评 
5
总计   
72

  五、关于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内容和考核目标都是考试的内容。
  2.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和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识记”为30%,“理解”为40%,“应用”为30%.
  3. 试题难易程度要合理,可分为四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每份试卷中所占比例依次为2:3:3:2.
  4. 每份试卷中,各类考核点所占比例约为:重点占65%,次重点占25%,一般占10%.
  5. 试题题型一般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包括单项与多项)、解释概念(命题)题、简答题、论述题和翻译简评题等。
  6.考试采用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
  六、 题型示例(样题):
  (一)填空题: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记载穆叔说:“太上有_________,其次有_________,其次有__________,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二) 单项选择题:
  《诗大序》指出“变风”的特色是:发乎情,止乎( )。
  A 德 B.礼节 C.义 D.礼义
  (三)多项选择题
  钟嵘《诗品》评论曹植诗歌的思想和艺术成就,说他( )
  A、骨气奇高 B、骨法用笔 C、志向高远 D、词采华茂
  E、情兼雅怨 F、体被文质 G、篇体华美 H、风神标举
  (四)解释概念或命题:
  1. 风骨(刘勰) 2. “熏、浸、刺、提”(梁启超)
  (五)简答题:如何评价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说?
  (六)论述题:刘勰的艺术构思论比之陆机有哪些继承和发展?
  (七)翻译并简评题: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典论。论文》)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自考大纲:中国文学批评史(2002年9月版)2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0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