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程硕士考试语文辅导-修辞

工程硕士考试语文辅导-修辞
作者:深圳教育在线 来源:szedu.net 更新日期:2007-12-11
第五讲 修 辞 
修辞学习和研究的内容通常包括: 
词语锤炼、句式选择、辞格(修辞方法)运用和语体风格。 
工程硕士修辞考试内容主要涉及: 
句式选择与辞格运用。 
第一节 句式选择 
主要是通过“语句连接”或“语序安排”等试题,考查考生是否能够准确、规范、得体地使用句子。 
一、常考题型 
1.联句题 
[例1]从上下文呼应、协调方面考虑,与下面的一段文字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服装厂中,男女工人面对面地坐着,他们缝制同样的衣服,付出同样的劳动,可是当一个月劳动结束的时候,   
A老板给女工发300元的工资,但男工的所得却是400元。  
B女工从老板那儿领到300元的工资,而男工的所得却是400元。  
C男工从老板那儿领到400元工资,而女工却只能得300元。  
D老板给男工发400元工资,但女工却只能得300元。 
2.语序题。 
[例2]将下列四句话填写在文中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仰望着蓝天白云, 
②摘下一条碧绿的柳叶, 
③吹一声尖厉的哨子, 
④卷成一个小筒, 
她跟着大姐姐, 惊得两个小小的黄鹂飞起。 
A.④③①② 
B.②④①③ 
C.②④③① 
D.①③②④ 
二、解题方法与答题思路 
(一)解题方法 
1.注意把握语句的陈述对象。 
2.注意把握语句的叙述角度。 
3.注意把握语句之间的意义关系。 
4.注意把握语句之间的语气关系。 
5.注意把握关键词语及语句的意义。 
第二节 辞格运用 
一、常考题型 
[例3]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个手术我来给你做,希望你能配合。”语话轻柔得像一团云,一团雾。不,像一团松软的棉球,轻轻地擦着疼痛的伤口。 
———“棉球”这个喻体贴切,不仅符合医生职业的特点,而且切合患者当时的心态。 
B.哦!我突然感觉到,我是看到了一个更是巴金的巴金。文静、温和、诚挚的外表里,却有一颗无比坚强的心。 
———后一个“巴金”指代巴金的风格和精神,突出了描述对象的特征,给人印象鲜明深刻。 
C.目前,我正兴致勃勃地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减肥”,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绝不吝惜。 
———将作品拟人化,把删削冗繁说成是“减肥”,生动幽默。 
D.小雪和妹妹常常不吃晚饭,就跑到海边,把自己焊在礁石上,听潮起潮落,看日沉日升。 
———用拟物的方法夸大听潮观海的痴迷程度,形象生动,有感染力。 
二、解题方法与答题思路 
[例3]是教程(二)修辞练习第48题(141页)。 
从这道题可见辞格(修辞方法)运用试题的特点,考试内容包括两方面:既涉及修辞方法的辨识,又涉及修辞方法的使用效果的分析。 
(一)解题方法: 
1 注意掌握常用辞格的特点与作用。  
2 注意区别易混的辞格,如比喻和比拟、借喻和借代、对偶和排比、设问和反问、对比和衬托等辞格的区分。 
3、细读语言材料,准确理解整个语段,在此基础上对修辞效果的解释作出判定。 
(二)答题思路 
[例3]修辞方法是借代,但题面解释其作用的主体,应为前一个“巴金”。 
第三节 常用修辞方法例释 
常用修辞方法有八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一.比喻 
比喻,即借助联想利用不同事物的相似点,以另一事物描绘所要表现的事物,也叫“打比方”。构成比喻一般要有三个要素:本体,即被比喻的事物;喻体,即用来做比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比喻可分三类: 
1、明喻 本体、喻体和喻词都出现的比喻,常用“像、如、似、仿佛”等喻词。 
例如:“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2、暗喻(也叫隐喻) 只出现本体和喻体而不用比喻词语的比喻。常用“是、成、成为、变成、等于”等词语联系本体和喻体。例如:“桥是路的‘咽喉’,没有它就过不了河川,跨不过山谷。”“晚上,吸顶灯、槽灯以及强光灯全部放明,这里就成了灯光的海洋。” 
3、借喻 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的比喻。例如:“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将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二.比拟 
比拟,即借助联想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比拟可分两类: 
1、拟人 即把物当人来写。例如:“萤火虫在夏夜的草地上低飞,提着一盏小小的红灯,殷勤地在照看这个花草的世界。” 
2、拟物 即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夹着尾巴跑。”是把“恶霸”比拟成“夹着尾巴跑”的狗。“你带一队人马把黑龙潭的水牵到山下的坝子里来,”是把“黑龙潭的水”当“牲畜”来“牵”。 
三.借代 
借代,即借用与之相关的名称,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也就是换个名称或说法。被借代的事物叫“本体”,借来代替的名称叫“借体”。例如:“秃头站在白背心的略略正对面,弯了腰,去研究背心上的文字”,用“秃头”和“白背心”分别代替两个人。 
四.夸张 
夸张,即故意“言过其实”,以突出事物的某些特征。夸张有三类: 
1、扩大夸张 例如:“这一带的土壤好极了,你种下一根车杠试试,过上一年的话,就能长出马车来。” 
2、缩小夸张 例如:“会议室里静得连一根针落地都能听得到”。 
3、超前夸张 例如:“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 
五.对偶 
对偶,即“对对子”,是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表达意思。对偶从形式上分“严式”、“宽式”:严式,即结构相同、词性相对、平仄协调、字不重复。宽式,结构基本相同,不强求平仄协调,允许有重复的字。对偶从内容上分正对、反对、串对。 
1、正对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此例又属“严式”对偶。 
2、反对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此例又属“严式”对偶。 
3、串对 例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我们含泪伫立桔子洲头,漫步湘江峭岸;回清水塘,登岳麓山;徘徊板仓小径,依恋韶山故园”。后一例又属“宽式”对偶。 
六.排比 
排比,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大体相等、意义相关的词组或句子,成串排列表达意思。例如:“(赶超,关键是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由句子构成排比。又如“春天的樱花,夏天的紫藤,秋天的黄菊,冬天的腊梅以及成千上万种各色的鲜花点缀着日本人民的生活。”由词组构成排比,做定语。 
七.设问 
设问,即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例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八.反问 
反问,像设问一样也是无疑而问,不过它是只问不答,因为答案已包含在问句里。例如:“池水涟涟,莺花乱飞,谁能说它不美呢?” 
再补充几种: 
九.对比 
对比,把两种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对比分两类: 
1、两体对比 例如:“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2、一体两面对比 例如:“这班官儿们,黑眼珠只看见白银子,句句忠君爱民,样样祸国殃民。” 
十.衬托 
衬托,为突出主要事物,用相关或相反的事物做陪衬。衬托分两类: 
1、正衬 从正面衬托。例如:“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用萧索的冬景衬托“我”“悲凉”的心情。 
2、反衬 从反面衬托。例如:“花瓣儿在潭里,人在镜里;她在我的心里,只愁我不在她的心里”。用“⋯⋯在⋯⋯里”,反衬“⋯⋯不在⋯⋯里”。 
十一.反语 
反语,即说反话,表面所说的话与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相反。或反话正说,或正话反说。例如:“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 
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是反话正说。又如:“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有点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是正话反说。 
十二.双关 
双关,即有意使语句兼有表里两重意思,言在表而意在里。双关分两类: 
1、语义双关 例如: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 
2、谐音双关 例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注意反语、双关的特点。 
十三.顶针 
顶针(也作顶真),用上一句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首尾蝉联。顶针分两类: 
1、直接顶针 例如:“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 
2、间隔顶针 例如:“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有光明。” 
十四.反复 
反复,有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以强调某种思想或感情。反复分两类: 
1、连续反复 例如:“唉!七毛钱竟买了你的全生命——你的血肉之躯竟抵不上区区七个小银元么?生命真太贱了!生命真太贱了!” 
2、间隔反复 例如:“敌人把你的城镇变成了废墟,你没有哭;敌人把你的国家烧成了灰,你没有哭;敌人杀死了你的亲人,你没有哭;敌人把你绑在树上,烧你,烤你,你没有哭;你真是一把拉不断的硬弓,一座烧不毁的金刚!” 
十五. 通感 
通感,也称“移觉”,是利用感觉的转移造成的一种修辞。例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转移到听觉,用“渺茫的歌声”形容“清香”,给人更真切的美感。

报 名 此 课 程 / 咨 询 相 关 信 息
【预约登门】 【网上咨询】 【订座试听】 【现在报名】
课程名称
工程硕士考试语文辅导-修辞
真实姓名
* 性 别
联系电话
* E-mail:
所在地区
咨询内容

      

相关文章:

Copyright© 2004-2010 www.szedu.net 深圳教育在线 版权所有
中国·深圳
粤ICP备06023013号